





明聿教育为您提供湖南成考、湖南自考与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湖南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考试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的相关资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 )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
A、外在的自然界
B、人所改造的自然界
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
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
5、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亮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
6、“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
A、重视科学实验;B、注重实证;C、哲学思辨;D、心理分析
7、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 )
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
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
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8、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
A、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
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C、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9、美感产生于( )
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
10、“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
A、席勒 B、柏拉图
C、亚里土多德 D、尼采
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 )
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
12、提出“神思”的理论家是
A、司马迁;B、司空图;C、刘勰;D、严羽
13、美感开始于( )
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招的崇拜
14、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 )
A、没有起点
B、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
C、既无起点,也无终点
D、有起点,也有终点
15、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
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
1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内容
17、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 )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
18、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在于(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在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19、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
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
20、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 )
A、集体无意识说;B、有意味的形式说;C、符号说;D、娱乐说
21、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 )
A、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B、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C、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D、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22、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 )
A、感性;B、感染性;C、愉悦性;D、规范性
23、“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
A、王国维;B、蔡元培;C、李大钊;D、李泽厚
24、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 )
A、突然荣耀说
B、预期失望说
C、生命的机械化
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25、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 )
A、优美;B、祟高;C、悲剧;D、喜剧
26、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 )
A、美丑互补;B、化丑为美;C、以丑衬美;D、美丑相间
27、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
A、优美;B、悲壮;C、滑稽;D、崇高
28、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
A、优美;B、祟高;C、悲剧;D、喜剧
29、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 )
A、言志说;B、心生说;C、缘情说;D、表现说
30、“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美育与智育的区别是( )
A、目的不同,智育是认知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
B、过程不同,智育是知识教学过程,美育是情感升华过程
C、性质不同,智育是由内而外输入,美育则有内在自发性
D、接受不同,智育用脑接受,美育用心接受
E、思维方式不同,美育离不开感性形象,智育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
32、美是?种多层累的突创,它所包含的层面主要有( )
A、自然物质层
B、形式符号层
C、知觉表象层
D、社会历史层
E、心理意识层
33、在美学研究中贯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就要求美学研究者( )
A、应当具有深厚的历史修养
B、应当具有历史的眼光
C、应当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D、应当善于运用逻辑的方法
E、应当抓住历史学与逻辑学的契合点
34、提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这一观点的主要根据在于( )
A、能够更好地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
B、有助于扩大美学研究的范围
C、只有深入研究了高级的艺术美,才能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D、只有深入研究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美
E、有助于感性认识的完美
35、19世纪以来西方美学史上重视感觉在美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美学家有( )
A、费希纳;B、桑塔亚纳;C、弗洛伊德;D、阿思海姆;E、费尔巴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4分,38、3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
36、寓教于乐
37、“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
38、无我之境
39、美感欣赏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
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1、B;2、B;3、D;4、D;5、C;6、C;7、C;8、C;9、D;10、C;
11、D;12、C;13、C;14、B;15、B;16、B;17、B;18、D;19、C;20、D;
21、C;22、D;23、B;24、A;25、B;26、C ;27、A;28、A;29、D;30、C;
31、ABCE;32、ACDE;33、BD;34、ABD;35、ABCDE;
36、① 古罗马贺拉斯提出。② 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③ 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① 乖讹指不和谐、不协调,是喜剧产生原因的一种解释,斯宾塞进一步提出“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②“上升的乖讹”指超过了预期效果;③“下降的乖讹”指达不到预期效果。④ 这种说法不能解释所有喜剧的效果。
38、① 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② 指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藏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39、美感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40、① 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② 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③ 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④ 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①“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② 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③ 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① 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② 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③ 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①“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②“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③“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④ 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⑤ 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① 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② 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③ 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以上就是明聿教育为大家介绍的“湖南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考试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的相关话题:想获取更多关于成考、自考和国家开放大学的相关资讯,如成考与自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成绩查询、报考专业、成考自考答疑等,敬请关注明聿教育官方网站,谢谢!
- 由于湖南的成考和自考政策形势经常变动,本站内容仅供参考,更多信息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内容为准,望请知悉。
- 转载注明:文章转载自明聿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csminyu.cn〕
- 本文地址:http://csminyu.cn/exams/306.html